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最紅火的茶館之一——拉薩吉祥藏餐,普蘭縣的退休老干部向我講述了普蘭縣科迦村以前的老舊民居的故事。
特別歡迎刊網眾多忠實的讀者、作者踴躍投稿,講述您與雜志、網站的難忘故事,把寶貴的閱覽體驗、讀后感想、采訪經歷等與我們分享。
中國西藏網以一段快閃短視頻《我和我的祖國》深情表白祖國母親70華誕。
孝諾村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的一個藏族村莊,坐落在當地著名的阿讓神山下。今天村民郭四十一家迎來了幾位客人。
據《普蘭年鑒》記載,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湖面面積為412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的巨大淡水湖之一,被稱作圣湖。
仁措同志曾是全國“三八紅旗手”,高原上的“好曼巴”,當年全國14個“赤腳醫生向陽花”中故事最感人、事跡最突出的一名,1973年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見。
響箭,是藏族的一種傳統射箭運動。一般以村為單位組成隊伍,每當舉辦響箭比賽時,男女老少都身穿節日服裝,備好各種佳肴和青稞美酒。
每天下午三點多,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老安居苑的一棟院子里,總會傳來一陣陣曲調優美的藏式傳統音樂,跟隨音樂走進院內,便能看見一群特殊的年輕人。
1935年10月10日至22日,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在上海江灣體育場舉行。這次運動會是舊中國舉辦的全國性運動會中,規模最大、最為規范的一次。
藏戲起源于藏族發祥時期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和宗教儀式及藝術。在藏語中,藏戲被稱為拉姆,意為“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得此名。2009年,藏戲與格薩爾史詩傳統作為西藏非遺的...
5月29日中午,一輛滿載西藏羊毛的綠色尼泊爾卡車,在經過西藏聶拉木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移民管理警察阮家海的檢查后,緩緩駛出中國,駛入尼泊爾。這標志著樟木口岸在2015年尼泊爾8.1級大地震關閉了1495天后,正式恢復貨運通關。
“安達”的制作技藝和涂抹風俗已在高寒惡劣的氣候地理環境中傳承近千年,它是生活在藏北草原上的牧民在千年畜牧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研發出來的天然美容品,是藏北草原優質畜牧生產資料和藏北先民超常智慧相碰撞的結晶。本期一起傾...
時間撥向68年前,10歲的扎西次仁在上萬名孩童中,成為最終入選的20名“嘎珠”中一員,成為舊西藏地方政府布達拉宮宮廷嘎爾歌舞隊的一名成員。
雪頓節是藏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主要活動內容以藏戲展演為主。藏戲有江嘎爾、炯巴、香巴、覺木隆等四大流派。